×

长江经济带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庆该怎样干?

023daily 023daily 发表于2020-12-01 08:59:24 浏览36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最近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把握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结合重庆实际对标对表抓好落实。重庆该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本报约请了三位专家学者谈谈他们的看法。

  ——编者

  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吕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系统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重庆要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强化“上游意识”、承担“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夯实绿色基础,做好绿色发展示范。

  优化生态保护空间格局,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立足环境承载能力,发挥比较优势,将“一区两群”分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守好三条生态线,把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优化自然保护地管控,根据保护对象、范围和功能的属性,按分类分层的科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关系。

  注重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协同,打造高水平保护的新格局。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协同,围绕长江重要支流生态的保护,以水为脉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精心打造“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构建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实施废弃居住点、矿山等生态修复,改善水涵养功能,全面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统筹上中下游地区协作,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保护,推进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加强成渝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协同,探索谋划川渝两地跨流域系统治理和保护机制,积极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和治理修复工程。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发挥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作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生态产业体系和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探索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政策,创新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功能置换、生态保护红线异地代保等生态补偿模式,鼓励区县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健全水、气、电等绿色价格机制,创建绿色气候金融,发挥金融的杠杆引领作用。加强与长江沿线省市合作,探索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物流、生态环保等合作机制。

  加快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健全生态修复法规和修复标准,加快地方性法规立改废,完善生态修复地方标准,加快制定修订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行动、社会参与的环境治理格局。构建智慧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体系,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智慧感知体系、智慧监管执法体系和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平台。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措施之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构建跨区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挑战的能力,切实发挥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功能。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要发挥好四大通道优势

  李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重庆在通道建设上成效显著,物流通道得到较大拓展,贸易通道得到快速推进,投融资通道取得新突破,数字通道已建成落地。但是当前,受大环境影响,重庆以外资和外贸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指标发展压力较大,部分口岸经济发展受阻,体制机制创新仍显不足。为此,要以四大通道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提升物流通道。内陆开放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交通运输方式与沿海有差异性。要加快推进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建成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提升国际物流中转效率。抢抓RCEP签署和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统筹好成渝两地通道和开放口岸建设,推进建设东南西北四大通道以及“水、陆、空、铁”四种方式,着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打造面向东南亚国家的特色通道经济。

  畅通贸易通道。建立高能级口岸平台。要加快建成立体综合大口岸体系,提升保税港区、综保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开放功能,扩展进口指定口岸功能;加快建设智慧口岸,推动智能化设施设备及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口岸作业场站货物装卸、仓储理货、物流运输等环节无纸化和电子化。建立先行先试开放制度创新平台。将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成陆上贸易规则创新平台,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成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的国际合作创新平台,将重庆检验检疫综合改革试验区建成内陆开放监管创新平台。

  优化投融资通道。借助中新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中新金融科技联盟、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和中新金融科创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和项目,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重点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推进企业参照国际通行规则依法合规开展跨境金融活动;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证券投资、跨境保险资产管理等业务;创新铁路提单运单的国际信用证结算、铁海联运国际提单的国际信用证结算,推进物流企业融资结算更加便利。

  强化数字通道。以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为契机,构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通信网络与信息服务新体系,促进中新双方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智慧旅游、智慧物流、超高清视频传输、跨境电商等领域广泛合作,推进中新企业在协同设计、联合研发、数据处理、远程检测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强渝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协同创新、联合研发、数据处理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继续优化骨干层传输网,不断提升中新数据通道性能和服务水平,让这条通道与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场景形成完美结合,并积极探索帮助国内航空、金融服务及交通物流行业实现跨境企业数据网络搭建,推进国内企业在东南亚区域业务快速拓展。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三峡文化

  周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化、滋养了长江文化。长江三峡是长江中最为华彩的篇章。重庆这座城市因长江而生,伴长江而长,是一座江山之城。千百年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长江三峡独特的自然景观为载体,产生了辉耀古今的长江三峡文化。这是长江文化对江山之城重庆的馈赠,更是我们应该十分珍视的历史遗产。我们要深刻认识重庆在长江文化中的地位,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三峡文化。

  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以全局谋一域,对标对表,守土有责。把立足点放在保护传承长江文化,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长江文化,向世界展示我们“四个自信”的底蕴和底气所在。要按照科学的标准和一流的要求,真正做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立足重庆,用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重庆一域实践,服务国家发展全局,实现民族复兴。在共抓大保护中,让长江文化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要系统梳理长江文化在重庆区域的历史文物和历史遗产,保护好承载长江文化的本体。加强对长江三峡文化形成、发展、内涵、特征、价值,特别是对它在整个长江流域和长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同时,也要以建设长江文化国家公园为目标,谋划重大文化项目,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提供项目支撑。

  要在保护传承弘扬的基础上,发展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成库以后改变了传统的长江三峡文化存在的地理环境,即“江”的三峡变成了“湖”的三峡。要树立“传统的三峡文化迫切需要发展”的理念,积极地全身心融入新三峡,认识和理解新三峡,进而发展新的长江三峡文化。这既在于传统的长江三峡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更在于传统的长江三峡文化在新的景观下需要新的阐释和表达。这既是长江三峡文化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传承长江文化的需要。让历史传递给我们的“千古三峡”文化,在我们手中发展成为“万世三峡”文化。如长江三峡国际红叶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还可增设长江文化节等。

  要把长江三峡文化的成果运用于沿江城市街区的改造。几十年来,长江三峡沿线城市或整体搬迁,或大规模改造,其城市中蕴含的历史文化风貌发生了整体性、颠覆性改变。历史文化街区所剩无几。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用“绣花”的功夫对其进行“微改造”,重现长江三峡文化的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品质。

  要以长江文化中的重庆元素为主题,创作无愧于长江和时代的伟大作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审视重庆的文化资源,高峰一峰接一峰,而长江文化、三峡文化是若干高峰的代表,是重庆文化创作的重要源泉。而审视我们的作品,高峰不多,高原也不多。我们的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应该把反映近代以来长江文化带给我们走入近代、掀起革命、走向复兴,见证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变革,作为创作的主题,担当起来,坚持不懈。

  (作者系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