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技艺

27名外国青年在重庆学习非遗技艺

023daily 023daily 发表于2018-05-06 00:26:16 浏览4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家舞龙。 胥函欣 摄

27名外国青年5日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河街参加“我在重庆学非遗”活动。在河街码头的石梯上和格桑花海中,他们向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习地道的木洞山歌、接龙吹打、接龙小观梆鼓舞和姜家舞龙等非遗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发源于巴南区木洞镇,系当地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其渊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是从民间口口传唱逐渐登上大雅之堂,从当地人拉船、聚会、入洞房等日常生活中随性而唱的歌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传承人秦萩玥说,她从小就喜欢唱歌,13岁起正式拜师学习木洞山歌。“我想将木洞山歌传到全国,将家乡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今天的学习虽然很难,但是我觉得非常有趣。等回国后,我要向周围的人展示和传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任教2年的阿曼达(Amanda)告诉记者,她今天学习了木洞山歌和姜家舞龙,感觉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 胥函欣 摄

今日的教学场地设立在繁盛的格桑花海中,让游客流连忘返。来自苏格兰的海外青年说,“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学习非遗技艺,不仅领悟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爽心悦目的美丽风景。学习非遗技艺不仅长了本领,也愉悦了心情,用中国古话形容,叫一举两得。”

“姜家舞龙习俗,在整个巴渝舞龙习俗中占有特别的重要地位,是巴渝舞龙习俗的集中展示,是古老的巴渝舞龙文化遗存。姜家舞龙形式多样,有火龙、草龙、女子龙、扁担龙、板凳龙、箩筐龙、童子龙等近20个品种,现打造出成品14种。”巴南区姜家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任黄亨维认为,通过“我在重庆学非遗”活动有利于巴渝龙舞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巴渝传统文化地位的提升,且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和巴渝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记者了解到,“我在重庆学非遗”活动由重庆巴南区政府主办。该活动主要采取“线上招募+线下学习”的方式,邀请学习、工作、生活在重庆的外国友人以及对非遗有兴趣的本土青年参与,让国内外青年感受非遗承载着的古老生命记忆和鲜活文化基因。截至目前,已有68名外国青年报名参加,此次活动将持续至2018年6月。此间将开设有7大类22节非遗课程。